
姜维常被批评为穷兵黩武,因为他的九伐中原屡战屡败,很多人认为他是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。但是,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配资网站哪个证券公司开户好,姜维真的是屡战屡败吗?让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九次北伐。
**第一战——偏师入羌,郭淮破走(一伐小胜)** 蒋宛认为诸葛亮北伐屡次失败,主要原因是秦川地形崎岖,粮草难以保障。于是,蒋宛建议姜维改变主攻方向,转向陇西,与羌胡联手。姜维接受了这个建议,多次率军深入羌胡地区,和魏将郭淮交战,并屡次获胜,成功地打通了蜀汉与羌胡的联系。由于羌胡的百姓渴望归附汉朝,姜维的北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较小的胜利。 历史记载中提到,姜维在与郭淮的交战中屡战屡胜,并且曾被推荐为凉州刺史,以便更好地管理西部地区。 **第二战——接应羌胡,大战洮西(二伐小胜)** 由于魏国对羌胡地区的压迫,胡王白虎文联合其他部落起义反魏,并请求姜维支援。姜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急忙请求朝廷批准北伐,支持胡王。然而,蒋宛死后,反对北伐的费祎继任,姜维不得不艰难争取,最终仅获得不足一万的兵力。尽管兵力有限,姜维还是带兵前往支援,并成功迎战魏将郭淮,击败敌军并救下胡王。然而,由于兵力过少,姜维不能再继续作战,撤退时没有进一步扩大胜利。此战虽然姜维获胜,但因局势复杂,未能取得更大成就。 历史中记载,姜维在此战后将胡王迁徙至繁县。 **第三战——麹山筑城,被迫撤退(三伐小败)** 姜维带领大军进入西平,准备在麹山一带修建两座防御工事,分派李歆和句安分别守卫。可是,姜维的军队未能抵抗住郭淮的进攻,最终被迫撤退。李歆尝试突围,句安则投降魏国。姜维虽然没有全军覆没,但由于兵力不足,最终未能守住阵地。此战的失败,根本原因还是兵力对比悬殊,姜维无法有效防御郭淮的围攻。 历史记载提到,姜维未能克服敌人的包围,被迫撤回。 **第四战——围攻南安,粮尽而退(四伐平局)** 姜维得到了完全的军事指挥权后,开始率领大军进行北伐。第一次出征,姜维围攻南安,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不足,导致粮草告急,无法持续作战。魏国的援军赶到时,姜维已经无法再与敌军作战,只好撤退。虽然此次作战没有太多的胜负之分,但姜维未能成功占领南安,因此这次战役结果为平局。 历史记载中,姜维粮尽后被迫退兵,未能攻占南安。 **第五战——破军杀将,夺取三县(五伐小胜)** 魏国的李简偷偷联络姜维,表示愿意投降,姜维趁机再次北伐,并成功打败魏将徐质,夺取了河关、狄道和临洮三地。然而,姜维并未继续扩大战果,而是选择将民众迁移回蜀汉,未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。史书没有对姜维为何没有继续扩大战果作出解释,因此,这一战的结果可视为局部胜利,但未能完全改变局势。**第六战——洮西大捷,姜维扬威(六伐大胜)** 这是姜维北伐中最为辉煌的一战。他与夏侯霸联手,打出了蜀汉北伐史上的最大胜利——洮西大捷。姜维的军队大破魏国精锐,消灭了魏军数万,魏将王经被迫退守狄道。邓艾想要反击,但因缺乏有效计划,最终撤退。姜维则乘胜追击,威震整个北方。此战,姜维的军力与战略配合达到了顶峰,被视为北伐中的最大胜利。 **第七战——胡济失约,兵败断谷(七伐大败)** 姜维和胡济约定在上邽汇合,但胡济未能按时到达,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。姜维的军队因此四散逃亡,损失惨重。这场战斗的失败,直接导致了姜维的北伐遭遇重创。 **第八战——长城之战,望艾不应(八伐平局)** 此战中,魏国的诸葛诞在淮南叛乱配资网站哪个证券公司开户好,姜维趁机北伐,但魏国的主力部队坚守长城,并拒绝与姜维交战。尽管姜维多次挑战,但魏军的将领邓艾和司马望始终不应战。最终,姜维只得撤退。由于没有交战,这一战的结果可以视为平局。 **第九战——侯和之战,还住沓中(九伐小败)** 姜维再次与魏将侯和交战,然而,他未能成功突破魏军的防线,反而被邓艾击败,最终退守沓中。此战姜维虽然有所尝试,但由于魏军的强力反击,北伐再次遭遇失败。 总结来看,姜维的九次北伐,其中三次小胜,一次大胜,虽然有几次失败,但整体胜率相对较高。然而,由于蜀汉本身国力有限,姜维的北伐并未能真正动摇魏国的根基。因此,可以说,姜维的北伐虽然多次获胜,但最终未能改变蜀汉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